以“节水技术与水资源管理”为主题,面向全国高校环境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首届“Klaus Toepfer环境创新竞赛”,11月14日上午在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举行颁奖,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吴一楠、滕敏敏、贾敏、Ahmed A.Taha 4位同学的研究成果《基于静电纺丝法介孔纤维膜的制备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摘取竞赛一等奖;另有来自重庆大学、东华大学、山东大学等5所高校的5件学生科技创新作品分获二、三等奖。
德国驻上海总领事芮悟峰、同济副校长吴志强、为竞赛提供赞助的海南宜净环保有限公司总经理潘德扣,出席颁奖典礼,为获奖同学颁奖。
“2011 Klaus Toepfer环境创新竞赛”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共同主办,联合国前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前执行主任,我校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科首席教授Klaus Toepfer(克劳斯·托普弗)博士对竞赛给予支持和指导。
本次竞赛一共征集到来自全国高校在校学生提交的近百件参赛作品,包括论文、科技实物、科学调研报告等多种形式;参赛者以本科生为主,也有一部分为硕士、博士研究生。
同济吴一楠等同学所获一等奖的创新作品《基于静电纺丝法介孔纤维膜的制备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以硅基为材料在高压静电条件下制备功能化多孔纤维膜的方法。所制备的纤维膜材料应用于污水处理时能很好地吸附去除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相比粉末、颗粒吸附剂,具有制备简单、成本低廉、吸附性能强、易于再生使用等优点。它不仅可用于城市自来水厂给水处理工艺系统中,还可作为衬底铺于垃圾填埋场防渗层之上,用来截留、吸收垃圾焚烧飞灰中的重金属,拥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获竞赛二、三等奖的另5件环境创新作品分别是:重庆大学的《一种洗浴热水综合回收利用装置》、东华大学的《五孔膜技术与纺织行业虚拟水管理》、山东大学的《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絮凝处理模拟油田聚合物驱采油废水的效果研究》、辽宁大学的《校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即雨水收集利用和节水马桶的系统》以及兰州交通大学的《寒旱山区水窖用水安全考察与水质改善途径的探究》。
在当天举行的颁奖仪式上,获奖的学生对各自的环境创新项目进行了现场展示。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副院长、环境专家李风亭教授表示,举办此环境创新竞赛,旨在当今大学生中间广泛倡导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理念,鼓励、引导大学生,特别是与环境专业相关的青年学生,以其独创的科技理念和创新实践参与到环境保护和建设中来。